武汉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研室简介
武汉音乐学院有关西方音乐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中南音专时期。那时学院开设的业务共同课就包括“苏联及西洋音乐简史”课程。1955—1958年,孟文涛、马卫之、杨溉诚等老师曾在哥德斯密特、康津斯基等中央文化部指派的外国音乐史专家讲习班上学习。1958—1985年的湖北艺术学院时期,杨溉诚、余尚清、汪申申等老师在学院开设有“外国音乐史”与“音乐欣赏”等课程。1986年澳门新莆京9288app官网成立后,西方音乐史专业最初归属音乐史论教研室,后独立改设西方音乐史教研室,成员先后有杨溉诚、汪申申、田可文、宋祥瑞、杨汉丹、徐艺、徐康荣、杨峻峰、冯欣欣、袁利军、单金龙、邓军等老师。目前,教研室有较完备的老中青教研梯队,是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其中在职教师5人,退休教师2人。在职教师中,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1人。
教研室承担了武汉音乐学院从附小到研究生各阶段的相关课程,包括附中的“音乐欣赏”,澳门新莆京9288app官网各专业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相关必修课程,以及学院其他各院系的“西方音乐简史”等课程。另外,教研室成员还开设有“西方声乐艺术史”“西方钢琴艺术史”“西方交响曲发展简史”“贝多芬交响曲赏析”“西方早期音乐”“西方现代音乐”“音乐评论”“音乐表演美学”“音乐文献编译”“西方歌剧名著”“西方戏剧鉴赏”“德奥艺术歌曲解析”“1949—1999西方钢琴音乐赏析”“西方音乐名作”“电影音乐”“基督教音乐”“西方艺术哲学史”“西方音乐美学史”“音乐心理学”等大量选修课程。教研室成员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探索多元化的教书育人模式,如跨学科教学理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门课程多次获学院最受学生欢迎集体课奖、在线教学典型案例奖等。多名教师获省级及校级优秀指导教师奖、教书育人奖、教育系统先进教职工等。
在学术研究方面,教研室成员共出版各类书籍约20余部,发表文章约200余篇,承担省级和校级教研、科研项目20余项。学术成果曾获省级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音乐类一等奖、省文联科研论文三等奖,以及各类社会机构评选的奖项。曾承办西方音乐学会第三届青年学者论坛、学院“知音杯”音乐主题听辨大赛、“琴台杯”和“学院杯”音乐评论大赛,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等。教研室成员还致力于社会公益服务,在武汉琴台音乐厅、琴台大剧院、湖北省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举办音乐类公益讲座等活动。在长年的学术积淀下,教研室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学界有一定影响力和良好口碑的学者,并逐渐展现出自身的学术特色。
西方音乐史教研室成员 |
|
教研室主任 |
袁利军 |
在职教师 |
徐艺、袁利军、冯欣欣、单金龙、邓军 |
退休教师 |
汪申申、杨汉丹 |
历任教研室主任 |
宋祥瑞、徐艺 |
2022年5月更新
电话:027-88068739
邮箱:yyxx@whcm.edu.cn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1号
武音音乐学
武音澳门新莆京9288app官网青年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