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汉音乐学院澳门新莆京9288app官网!
武汉音乐学院主页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 | 孙凡教授主讲: 李金钊汉剧音乐创作与研究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12-24 作者:谭碧涓 金舒 来源:


(孙凡教授主讲)

2022年12月15日下午14:00分,由武汉音乐学院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和澳门新莆京9288app官网联合主办的“戏曲音乐专题讲座”第三讲《李金钊汉剧音乐创作与研究的当代价值》于腾讯会议顺利开讲。本次讲座由武汉音乐学院澳门新莆京9288app官网系主任、中国音乐研究学科带头人、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凡教授主讲。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音乐创作研究中心主任、科研处处长杨和平教授主持,澳门新莆京9288app官网师生及在线听众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杨和平教授向线上的听众们介绍了孙凡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与学术成就。讲座中,孙凡教授结合李金钊先生的音乐作品和理论著作,详细阐述了李金钊在汉剧音乐创作与学术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及其具有的当代价值。


(杨和平教授主持)

首先,孙凡教授指出,相较于表演艺术家,戏曲作曲家多年来无论在业界或是学界,一直是被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尤其在汉剧研究中,像李金钊先生这样身处幕后却对汉剧音乐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作曲家更是少有涉及。为此,研究李金钊及其汉剧音乐不仅有利于汉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对探讨皮黄声腔的创作演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后,孙凡教授回顾了著名琴师、汉剧作曲家、戏曲理论家李金钊先生七十余年的艺术人生,孙教授认为,李金钊先生是一位“集琴、曲、文于一身”的戏曲音乐家,他不仅独创及参与创作了像《卓文君》《借牛》《王昭君》《曾根崎殉情》《梅岭情》《骄扬》《狐探》《闯王旗》《红色娘子军》《红灯记》等近百部剧目音乐;还对汉剧音乐的形态特征、创作技法、改革创新等问题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汉剧音乐创作规律的探讨,对后人的创作和研究具有解惑指路的重要作用。


孙凡教授结合陈伯华大师对李金钊先生汉剧音乐创作的评价,详细解读了李金钊的音乐作品,将其凝练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1.植根传统

孙凡教授以《二度梅》“昭君庙夜深沉寂寞万籁”唱段为例,对其字位、速度、腔式、拖腔、过门、拍数进行分析,总结出李金钊先生的音乐创作遵循了传统唱腔的程式,其作品充分体现出汉剧艺术“移步不换形”的发展规律。其前提是李金钊先生系统掌握了汉剧板眼、落音、四声三大创作规律和地方语音、句式落音、特有腔体构成汉剧唱腔特色的三大要素。

2.敢于创新

创新是推动戏曲音乐发展的动力,而创腔的首要任务是表达人物情感。孙凡教授认为,在创作新编古装剧和现代戏音乐时,若传统的句式、落音、字音、字位、板式等不能很好地表达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作曲家便会寻求突破。孙教授以《梅岭情》《骄扬》《借牛》《狐探》《霸王别姬》等剧目中的经典唱腔为例,详细分析了李金钊先生通过对其起腔、字位、落音、过门传统的改变,以及创新板块结构、多种板式和主腔贯穿等创腔手法,恰当地表达意境,对深化剧情、塑造人物、表情达意,起到了推动和渲染等作用,并成为感动观众的经典,从而使汉剧唱腔得到更广泛地传播。

3.声曲相宜

孙凡教授以《男绑子》中为著名三生演员熊留华创作的经典唱段,为陈伯华、胡和颜等谱写的众多唱腔为例,总结出李金钊先生在创作上“因戏而异,因人而异”的特点。

4.好听易传

孙凡教授认为李金钊先生很早便意识到好听、好懂、好学、易传的汉剧唱腔,对吸引观众与普及汉剧的重要性,为此,他特别重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度,把观众参与看作是促进汉剧艺术良性发展的关键,并多次同其他汉剧艺术家一起做调查、倾听观众对汉剧唱腔的意见和要求,他将观众的意见归纳为“好听、入情、易懂、特色、新意”,并将该10字提升为汉剧音乐的创作法则加以遵循。

在探讨李金钊先生的学术研究方面,孙凡教授认为,李金钊先生始终坚持从实践出发,对传统汉剧声腔进行整理和对创作实践进行总结,意在解决创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对汉剧声腔特点以及创作技法的研究成果,为继承和发展汉剧音乐提供了重要依据。他的音乐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在汉剧音乐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随后,她为听众详细介绍了李金钊先生的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汉剧音乐研究最为系统的代表著作《汉剧音乐漫谈》;开启汉剧音韵研究先河的《汉剧音乐研究》之《汉剧音韵》;以及关于探寻汉剧发展如何突破旧程式问题的《汉剧声腔改革展望》《汉剧音乐初探》等文论。孙凡教授将李金钊先生对汉剧音乐研究产生的理论价值归纳为开历史之先河、探传统之规律、寻发展之道路三个方面,并分别展开了详细地论述。

孙凡教授认为,通过探寻李金钊在时代更迭中对传承和发展汉剧音乐的贡献,总结李金钊汉剧音乐的创作经验与创作特色,分析他在处理继承与革新、剧种风格与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对当下戏曲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视角独特,让在场听众受益匪浅。学术交流环节,孙凡教授耐心地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最后,杨和平教授总结了此次讲座,对孙老师生动精彩、内容充实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李金钊先生的创新见解和经验对当代戏曲音乐的创作与研究有着启发意义。


Copyright © 2008 武汉音乐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101577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138号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