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2日,由武汉音乐学院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和澳门新莆京9288app官网联合主办的“戏曲音乐专题讲座”第一讲《谭鑫培的意义》于腾讯会议上顺利开讲。本次讲座由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中国戏曲音乐研究所顾问、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音乐分支主编汪人元先生主讲。武汉音乐学院澳门新莆京9288app官网系主任、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凡教授担任本场讲座主持,校内外三百多位听众聆听了此次讲座。

汪人元先生主讲
此次讲座作为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成立后的首场学术活动,意义非同寻常。
讲座前,孙凡教授对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的创建以及“中心”任务和目标进行了简要介绍,她说:
谭鑫培是彪炳史册、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今年恰逢谭鑫培先生诞辰175周年,为探索谭鑫培戏曲表演艺术体系,武汉音乐学院在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于11月18日揭牌成立了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中心”将以研究戏曲音乐、传播谭鑫培戏曲艺术、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为己任,来推动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创新。

孙凡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汪人元先生首先表达了他对于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成立的喜悦之情和对中心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
汪人元先生长期从事戏曲音乐研究和评论工作,对谭鑫培表演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谭鑫培是对京剧具有奠基伟业的一代宗师,是中国近代戏曲音乐发展时期的一位杰出代表。”本次讲座他从三个方面重点对谭鑫培的艺术贡献进行了阐述。
1、增强了京剧音乐的戏剧性
汪人元先生指出,早期京剧唱腔“高亢、朴直”,人称“时尚黄腔喊似雷”。谭腔一出则风气大变,细致而丰富。其本质实为音乐戏剧性的增强。谭鑫培对戏剧性的追求,突出表现在对“戏理”的强调;同时他在唱腔上努力向着深刻表现人物、抒发情感及打动观众的方向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改革创新实践。
2、对唱腔的字腔关系有杰出贡献
谭鑫培作为一个民间艺人,却有着辩证对待字腔关系的卓识,并在京剧唱念艺术中做出了较大的改进。汪人元先生将其改进之处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高度重视字的处理。谭鑫培创立“以湖广音夹京音读中州韵的京剧字韵”范式,规范京剧字韵唱念规则;
其二,对于“字正腔圆”的独到见解。谭鑫培强调字腔却又高度重视唱腔的旋律性,决不因字害腔。汪人元先生指出:“谭鑫培真正做到了把字正与腔圆完全融合,既追求唱腔中的字声无一不正,也要求充分体现旋律的舒展、行腔的优美。在字腔矛盾时,用字音变通的方法使得旋律顺畅。”
其三,决不孤立对待每个字音的处理。汪人元先生以谭鑫培原声《琴琼卖马》唱段为例,说明谭鑫培的唱腔不单要求每个字音让人听清听懂,更要求唱词的表达不仅要明义,还要结合唱腔追求动听、乃至动情。汪人元研究员认为这种字腔处理的理念,正好体现了谭鑫培对字正、旋律美、情感表达多方的兼顾。这种以“字腔结合”共同表现戏剧唱腔音乐的方式,成为了之后京剧音乐迈向更高标准的一种“准确”。
3、创立了谭派艺术
戏曲流派,既有个性艺术风格的“派”,又包含了源源不断延续和追随的“流”。汪人元先生针对谭派成立以及戏曲流派问题提出:“无派不能形成流派,但派而不流也成不了流派。”谭派艺术的确立,揭示了戏曲流派创造的规律。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来说,其根本在于扬长避短,发挥艺术独创。流派得以流传,要求流派创造者必须自觉创造和积累起一批合规律、合潮流的代表作品,进而从数量的积累走向强化个性品质的成熟完善与统一浑成。无疑,戏曲唱腔流派的出现,从京剧开始,而京剧流派的真正出现,是从谭鑫培始。所以,谭鑫培创立谭派艺术,实则揭开了戏曲音乐“流派化”发展的序幕。
此次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在活动的交流环节,汪人元先生与线上多名师生就此次讲座的内容展开了讨论,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最后,孙凡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她说:“汪老师通过大量实例和唱念示范,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谭派艺术的魅力;谭鑫培丰富的革新经验,对于今天乃至未来探索戏曲音乐艺术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